我们回顾了上一轮稀土行情的始末,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供给收紧及需求增速较高,同时叠加稀土战略储备预期。过去10年以来国内稀土产业链进一步升级,稀土永磁的国际市场份额及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改变了以出口初级原料为主的模式。
2010-2011年稀土及相关股票大幅上涨
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中,国内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上涨10x和6x,氧化镨钕价格上涨6x。同期A股稀土及磁材板块股价也涨幅居前,其中北方稀土-A、广盛有色-A和厦门钨业-A分别上涨1.5x、2.5x和2.5x,中科三环-A和宁波韵升-A分别上涨2x和1.5x。
需求增长叠加供给收紧预期
2010-2011年国内稀土下游需求旺盛,特别是永磁领域出现快速增长。供给端来看,规范了稀土行业秩序,对稀土开采实行总量管理,打击违法违规、污染超标产能。此外,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也增强了市场对于稀土价格的信心。
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拥有较高份额
中国多年来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和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生产国。2015年以来,美国、缅甸新增产能投放,使得中国矿产品份额从85%下降至62%。但由于环保、技术等原因,海外缺乏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份额依然达到85%左右。
稀土矿产品进口上升,冶炼分离产品出口下降
2018年中国稀土精矿和稀土盐类进口量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主要由于海外缺乏冶炼分离产能,美国、缅甸等国的新增上游产量需出口至中国进行冶炼分离。而冶炼分离产品净出口量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下游磁材产量增长,增加了对稀土氧化物的需求。
高端产品份额持续提升
稀土永磁是稀土下游最重要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电机等领域,拥有较高的附加值。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在稀土永磁方面的研发投入,产品品质和产量都有显著提升。
本文摘自:2019年6月10日已经发布的《稀土专题:产业链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