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荐

美联储加息高点或超4%

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为1994年以来首次,显示货币紧缩的急迫性。美联储官员大幅上调加息预测,本轮联邦基金利率高点或超4%。鲍威尔对经济“软着陆”的信心明显下降,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心则与日俱增。往前看,我们认为不宜低估美国利率上行空间,对美国经济前景则需要保持谨慎。一种可能是美联储持续的紧缩引发经济衰退,并以此为代价换取物价稳定,而这也将加剧市场波动,带来更高的风险溢价。

 本次会议美联储传递了以下几方面信息:

1)货币紧缩具有紧迫性。这次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加息幅度比上月的50个基点进一步扩大,且是1994年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联邦基金利率升至1.5~1.75%区间,表明美联储已无法容忍当前的通胀水平。就在上周,市场对本次会议加息的预期还停留在50个基点,但随着上周五公布的5月CPI数据超出预期,以及随后公布消费者通胀预期数据维持高位,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迅速提升至75个基点。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持续高企的通胀预期是导致美联储官员改变想法的主要原因[1]。通胀预期有自我实现的功能,一旦根深蒂固,将大大增加通胀的持续性,使美联储压制通胀变得更加困难[2]。

2)未来加息空间大,联邦基金利率高点或超4%。美联储官员们大幅上调了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测。根据点阵图,2022年底联邦政策利率中值预测升至3.4%,2023年底升至3.8%,远高于美联储认为的2.5%的中性利率。这意味着美联储希望以利率大幅“超调”的方式来控制通胀。值得注意的是,点阵图显示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的最高预测达到4.5%,且有5名官员认为利率将达到4%以上,表明不少官员认为加息还应更加激进。往前看,我们预计美国通胀仍具上行风险,并且中期通胀中枢大概率抬升。根据我们在《美国通胀,拐点之后又如何?》中的预测,年底美国CPI通胀仍可高达6%,如果考虑最新数据,通胀风险或比我们预计的还要更高。鉴于此,我们认为不宜低估美国利率上行空间。一个例子是1980年CPI通胀达到14%时,联邦基金利率一度接近20%,让市场感受到了利率“上不封顶”的压力。

3)抗通胀是最重要的任务,不惜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了“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委员会预计通胀率将回到2%的目标,且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的表述,并且增加了“委员会坚定地致力于(strongly committed)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的表述[3]。这一表述显示美联储试图重建公信力。在此之前,美联储曾一度认为通胀会在小幅紧缩后自行回落,但随着通胀持续走高,自行回落已变得几乎不可能,美联储的公信力也遭受损害。我们认为接下来美联储会尽全力对抗通胀,如果需要一场经济衰退来换取物价稳定,美联储可能也会选择这么做。

4)能否实现经济“软着陆”不完全由美联储决定。鲍威尔在讲话中承认,想要实现“软着陆”并不容易,单靠货币政策不一定能够做到。这是因为导致通胀上升的因素中有许多外生因素,比如油价大幅上涨以及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瓶颈。对于这些因素,美联储无法掌控,所以“软着陆”还需要运气。在经济预测中,美联储官员将2022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下调至1.7%(前值2.8%),将2023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下调至1.7%(前值2.3%)。对未来两年的失业率则小幅上调,以显示控制通胀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就业疲软。

5)货币政策更关注整体CPI,而不是核心CPI。如前所述,美联储非常看重消费者通胀预期的走势,鲍威尔在讲话中还强调,影响通胀预期的是整体CPI,而非核心CPI。两者的区别在于,整体CPI中还包含了能源和食品价格,而今年以来这两类价格都出现了较大涨幅。以能源为例,过去两个月美国汽油零售价格持续攀升,6月初已经突破5美元/加仑。假如按照这一速度外推,再加上核心CPI有韧性,不排除6月CPI同比增速比5月还要更高。我们认为,美联储或于7月FOMC会议上继续加息75个基点,而在年内剩余的会议上,加息幅度也不会低。

[1]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fomcpresconf20220615.htm

[2]来源同上

[3]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releases/monetary20220615a.htm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6月16日已经发布的《美联储加息高点或超4%

法律声明

一般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中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中金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中金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由受香港证券和期货委员会监管的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于香港提供。香港的投资者若有任何关于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问题请直接联系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的销售交易代表。 

本报告由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监管的中国国际金融(新加坡)有限公司(“中金新加坡”) 于新加坡向符合新加坡《证券期货法》及《财务顾问法》定义下的认可投资者及/或机构投资者提供。提供本报告于此类投资者, 有关财务顾问将无需根据新加坡之《财务顾问法》第36 条就任何利益及/或其代表就任何证券利益进行披露。有关本报告之任何查询,在新加坡获得本报告的人员可向中金新加坡提出。 

本报告由受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监管的中国国际金融(英国)有限公司(“中金英国”)于英国提供。本报告有关的投资和服务仅向符合《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2005年(金融推介)令》第19(5)条、38条、47条以及49条规定的人士提供。本报告并未打算提供给零售客户使用。在其他欧洲经济区国家,本报告向被其本国认定为专业投资者(或相当性质)的人士提供。 

本报告由中国国际金融日本株式会社(“中金日本”)于日本提供,中金日本是在日本关东财务局(日本关东财务局长(金商)第 3235号)注册并受日本法律监管的金融机构。本报告有关的投资产品和服务仅向符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2条31项所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提供。本报告并未打算提供给日本非专业投资者使用。
本报告亦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符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施行令》第17条第3款第1项及《金融商品交易法》第58条第2款但书前段所规定的日本金融机构提供。在该情形下,本报告有关的投资产品和服务仅向日本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提供。

本报告将依据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于该国家或地区提供。

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也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研究报告或相关信息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信赖依据。

与本报告所含具体公司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s://research.cicc.com/footer/disclosures,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该等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中金研究基本评级体系说明:

分析师采用相对评级体系,股票评级分为跑赢行业、中性、跑输行业(定义见下文)。

除了股票评级外,中金公司对覆盖行业的未来市场表现提供行业评级观点,行业评级分为超配、标配、低配(定义见下文)。

我们在此提醒您,中金公司对研究覆盖的股票不提供买入、卖出评级。跑赢行业、跑输行业不等同于买入、卖出。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中的所有评级定义。请投资者仔细阅读研究报告全文,以获取比较完整的观点与信息,不应仅仅依靠评级来推断结论。在任何情形下,评级(或研究观点)都不应被视为或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买卖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的决定应基于自身实际具体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股票评级定义:
i. 跑赢行业(OUTPERFORM):未来6~12个月,分析师预计个股表现超过同期其所属的中金行业指数;
ii. 中性(NEUTRAL):未来6~12个月,分析师预计个股表现与同期其所属的中金行业指数相比持平;
iii. 跑输行业(UNDERPERFORM):未来6~12个月,分析师预计个股表现不及同期其所属的中金行业指数。

行业评级定义:
i. 超配(OVERWEIGHT):未来6~12个月,分析师预计某行业会跑赢大盘10%以上;
ii. 标配(EQUAL-WEIGHT):未来6~12个月,分析师预计某行业表现与大盘的关系在-10%与10%之间;
iii. 低配(UNDERWEIGHT):未来6~12个月,分析师预计某行业会跑输大盘10%以上。

研究报告评级分布可从https://research.cicc.com/footer/disclosures 获悉。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