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详细介绍了VEGF抑制剂在我国未来的市场空间。
眼底病变是未来VEGF产品核心市场:抗VEGF药物针对眼底血管病变有非常好的疗效,全球获批的两款产品Lucentis和Elyea 2017年销售额分别为33和59亿美元,目前仍处于较快速放量中。对于国内市场,我们预计wAMD、DME、pmCNV、RVO的目标人群合计超过1000万人,考虑到纳入医保及后续价格继续下降,按照渗透率10%的中性预测,对应国内市场规模为274亿人民币。
结直肠癌是贝伐珠单抗最大市场,PD-1/PD-L1 联合用药带动可能成为肺癌市场最大动力。目前罗氏原研VEGF靶点单抗安维汀(Avastin,贝伐珠单抗)在国内获批两个适应症结直肠癌和肺癌,其中肺癌适应症于2015年在国内获批。2017年安维汀降价62%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随着各省份医保落地,2018年起安维汀渗透率有望迎来快速上升。我们预计未来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上市的市场有望达25.8亿元;目前罗氏关于PD-L1+Avastin+紫杉醇+卡铂的四联疗法正在Ⅲ期临床中,若研究成功,Avastin(包含biosimilar)肺癌市场未来则有望在PD-1的combo带动下迎来较大增幅。
VEGF小分子药物在肿瘤末线具备较大空间。2014年恒瑞的VEGF小分子药物阿帕替尼获批上市用于胃癌的末线治疗,2017年该药通过谈判降价~37%纳入国家医保。由于胃癌目前缺乏靶向药物治疗,VEGF在胃癌具备较大潜力。我们认为未来VEGF小分子药物在胃癌市场有望达22亿人民币。此外,VEGF小分子药物在肝癌、肾癌、卵巢癌等癌种的末线治疗上也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有望达7.4亿人民币。
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以及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2017年纳入国家医保,2018年有望迎来较快速放量;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与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均有望在2018年获批上市,有望进一步开拓肿瘤末线市场。贝伐珠单抗biosimilar目前临床进展较快的有复宏汉霖、信达生物、齐鲁制药。
本文摘自:2018年5月9日已经发布的《新生物创新系列研究之五:VEGF抑制剂,聚焦眼底病、肿瘤领域》